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即将到来,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期间的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做好夏季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社会面抗御火灾能力,宁波国家高新区消防大队结合辖区实际,紧抓"阵地化、多元化、常态化"三化措施,深入推进夏季消防宣传工作。
拓宽“三大”平台,促进消防宣传“阵地化”。一是网络宣传平台。充分发挥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高新区消防官方微信等信息化宣传平台作用,与时俱进将消防常识、法律法规、办证须知、火场逃生、火灾隐患研判等消防安全知识挂在网上,供广大网民上网时浏览学习。二是定点宣传平台。利用各种时机场合,悬挂消防宣传横幅标语,在全区户外LED电子广告屏上滚动播放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法律法规等,扩大固定阵地宣传效果。三是流动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移动、联通、电信、文化、宣传等部门沟通,大力加强在各级主流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同时在重要节点集中组织发送消防安全短信、彩信等,利用流动宣传车在人员密集场所播放消防公益广告,不断增强消防流动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推进“三项”活动,促进消防宣传“多元化”。一是开展校园消防宣传活动。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将消防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生教育课程,定期抽调消防人员到中大小学校集中授课,并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消防宣传教育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同时,在校园内设置图文并茂的消防宣传图板,给大中小学生以经常、直观的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二是开展消防站开放活动。进一步加大消防站开放力度,充分完善和发挥消防站及社区科普教育馆的宣传教育功能,让各行各业代表和广大民众在参观过程中,利用身边的消防器材和工具进行现场演练,体验各种灭火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操作,让他们能够熟知各种应急照明灯、指示标志、防灭火和应急疏散逃生常识及消防法律法规等,提高人民群众抵御火灾的能力。三是开展消防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基层组织、派出所和消防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宣传普及火灾预防和疏散逃生知识,查改身边火灾隐患,以火灾预防和初起火灾扑救、灭火器的使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逃生自救基本常识等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讲解、实地消防演练操作等形式,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锁定“三大”人群,促进消防宣传“常态化”。一是面向社区群众。积极深入社区开展消防宣传工作,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登门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并讲解火灾的发生原因、防火的基本常识、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初期火灾的扑救、火灾中的自救与逃生等内容,并制作社区居民委员会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巡查制度、居民防火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发挥社区组织、居委会的职能作用,通过这种形象、趣味的宣传方式,有效提高社区消防宣传的覆盖面。二是面向弱势群体。着力加强对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消防宣传教育,通过上门培训、广播宣传等方式,增强老人、妇女、儿童群体对消防知识的学习,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消防安全常识和扑救方法,并定期组织农村干部进行消防培训,在村庄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三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员工。全面加大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帮扶,督促单位加强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加强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