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慈溪市应急管理局统筹推进五项工作 确保上半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来源:慈溪应急 , 发布日期:2019-07-03 , 点击数:182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以来,慈溪市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省、宁波市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一手推进机构改革,一手紧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监管责任落实,强化行政执法,突出风险防范,坚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消除各类隐患,努力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1-6月,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63.2%。

一、落实责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一是推进机构改革各项工作。1月21日,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后,局党组按照分步实施,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成立了慈溪市应急管理局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紧紧抓住机构三定、人员转隶、综合政务、后勤保障、监督执纪五个关键,加快班子、机构、职能、队伍融合,真正做到合编、合心、合力。在“三定”编制中,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以及与水利、自然资源与规划、发改等市级部门的沟通交流,推动职能界定。强化磨合期的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把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队伍建强建好。二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起草制定了《慈溪市安全伤亡事故领导干部现场处置暂行规定》,对事故发生后,属地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和市有关领导到达现场情形作出了规定,确保各类安全伤亡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处置。制定了2019年度镇(街道)及市级部门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细则,签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书,压实各级责任。三是理顺相关工作机制。理顺与相关部门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的职责分工,突出市应急管理局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方面的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职能,进一步清晰安委会、减灾委、防指等机构架构。明确将消防工作纳入市应急管理工作大框架内,市消防救援大队在接受上级垂直领导的同时,要在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统筹、协调指挥下开展工作。

二、力除隐患,推进重点领域整治取得实效。一是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部署开展了全市层面的安全生产领域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焦三场所三企业、危险化学品、群租厂房、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行动以来,各镇(街道)累计检查企业2.2万余家次,发现隐患1.4万条,其中停产整顿11家、吊销许可证1家、关闭21家,罚款51.64万元;市级各有关部门检查企业1351家,发现隐患1597条,其中停产整顿17家、关闭6家、立案75起、罚款185.76万元。二是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发生后,下发《关于强化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强化危化品领域监管工作,同时,联合发改、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由领导带队分组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带储存企业、加油站等重点企业开展检查,共检查企业383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89项。此外,开展一般工业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专项治理,推进工贸行业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风险排摸登记工作。三是开展“三场所两企业”专项整治。共检查有限空间121家,涉氨制冷企业14家,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全部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必要区域设置了护栏;对涉爆粉尘企业进行再排查、再梳理以及分类统计建档工作;抽查喷涂漆企业23家,发现隐患31条,出具责令整改指令书11份,行政处罚3家,共计罚款3.75万元。四是开展消防安全系列整治行动。开展“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累计检查各类场所1486家,督促整改隐患686处;深化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共检查合用场所6798家,督促整改3446家。

三、严格执法,提升应急管理依法治理水平。今年以来,慈溪市应急管理局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突出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执法,全力开展“铸安一号”和“铸安二号”专项执法行动。同时,从各镇(街道)安监所选派优秀应急管理(安全监管)干部跟班锻炼,推进“双随机”工作。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立案133起,作出事先处罚184起,事先处罚总额212万元,在宁波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一和第一,事先处罚起数和事先处罚总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7.7%和29.3%。组织开展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运输、经营、储存行为,共查处烟花爆竹非法、违法案件28起,已作出处罚决定26起、罚款32.35万、没收烟花爆竹4388箱、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3人。

四、综合施策,牢牢守住防治防范的基本面。一是完善防治责任体系。梳理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确定指挥部成员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制,全市各镇街、防指成员单位行政首长、分管领导全部确定,328个村(社区)主要防汛责任人已经落实,3900余名其他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也陆续确定。二是部署开展汛前检查。以市防指名义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汛前检查。各镇(街道)和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文体旅游、农业农村(渔业)等主要防指成员单位,均按要求对本行业防汛备汛开展了全面排查。市防指对汛前检查中排查出的121个防汛安全隐患进行登记跟踪销号管理。三是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及避灾安置场所省级规范化建设。市镇村三级今年共建立应急抢险队伍410支,总人数5660人。市镇两级储备袋类29万条,救生器材6800余件等应急救援物资。全市共设置避灾点257个,各避灾场所与就近超市签订委托供货协议。四是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局积极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进行沟通对接,建立防汛防灾信息共享对接机制。

五、深化宣教,提升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结合各个时段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工作特点,通强化宣传教育、应急预警,堵住安全“漏洞”,扫除安全“盲点”。一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春节前后员工思想松懈,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的实际,印发《关于做好春节后职工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通知》,督促企业扎实开展新职工、转岗人员岗前安全培训。二是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面向社会开展公共安全与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逃生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三是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开辟专版宣传。6月3日在慈溪日报头版刊发市委书记、市长安全生产月署名文章;市应急管理局、龙山镇等13家单位每日在《慈溪日报》刊登“一把手谈安全”专题文章。组织专题培训。5月29日至31日,举办为期三天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全市各政法副书记(委员)和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在内的近100人参加了培训。筹划专题活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广场咨询日暨“千名网格员、万名安管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启动仪式、应急演练、安全生产大宣讲、安全发展论坛、安全“七进”等活动。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