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宁波市领导指示精神,慈溪市应急管理局多措并举,未雨绸缪,全力做好防汛工作防患于未然。
一是签署防灾减灾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做好“防”的文章,更离不开气象及时精准的预报预警。慈溪市应急管理局与慈溪市气象局签署防灾减灾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在数据共享、信息服务、应急联动、体系建设、发挥突发预警系统作用、防雷安全监管、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同时建立慈溪防汛工作钉钉群,实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雨量的大小、预警提示等,为打好防灾减灾战役奠定基础。各地各部门根据气象监测预警,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二是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宁波市统一要求推进建设省级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全覆盖保障”为总体要求,基本达到五有标准:有标志牌、有指示牌、有防灾减灾宣传窗、有管理制度、有必备物资,规范标志与指示牌设置,提高镇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今年来,分解下达镇(街道)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39个,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中,力争9月底通过省、宁波市验收。
三是做好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闭环。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防汛防台汛前检查暨隐患大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防指成员单位开展汛前大检查。在本次汛前检查中,各地各部门认真排查了所在地所在行业的各类防汛隐患,对能消除的立即予以消除,短时间无法消除的一律建立台帐,排定时限落实措施。全市登记造册的防汛隐患共121处,其中地质灾害隐患13处、河道行洪设障10处、城市易涝点47处、其他51处。全市共有各类危房2600余处,均由所在村(社区)落实专人负责通知转移避险。
四是进行灾害信息员培训。灾情信息是做好灾害应对工作的基础。为规范我市灾情填报工作,提高灾情填报人员业务水平,我局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对全市18个镇(街道),350名镇(村)灾害信息员进行了报灾业务知识的培训。 此次培训是我市在机构改革后举办的第一次全市范围内的灾害信息员培训班。通过此次培训,在我市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机制,夯实了灾情管理工作基础,畅通了灾害信息上报渠道,提高灾害预防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印发《关于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及上报2019年度防汛防台相关责任人名单的通知》,要求把基层防汛防台抗旱体系建设作为防汛防台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确保责任明确到岗到人,坚决防止出现责任盲区。18个镇街道防汛防台责任人、328个行政村责任人更新均已完成,慈溪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成员调整名单市政府也已经发文。
下一步,慈溪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防汛工作的督促力度,全力确保平稳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