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鄞州区“四轮齐驱”全面打赢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战

来源: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 发布日期:2019-10-21 , 点击数:1210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为进一步吸取事故教训,鄞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作出批示指示,区两办、区安委办迅速下发了安全生产大检查紧急通知。10月1日上午,在防御“米娜”台风的同时,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褚银良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10月1日下午亲自带队赴卓越圣龙、每食屋等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兆波也于10月2日专程走访宏纬食品、明州热电等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再敲警钟。国庆节期间,其他区领导也带领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放弃休假,加班加点,立即组织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10月1日至7日,全区共排查各类单位1029家次,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安全隐患652个,停产停业5家,立案处罚3家,切实保障了全区群众度过一个平安喜庆的国庆节。目前全区上下迅速行动,“四轮齐驱”全面打赢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战,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一是“大排查”掌握底数。一是全面排摸。“两小”企业排摸由镇乡(街道)负责,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两小”企业清单和动态排摸机制;危化品使用单位排摸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在本部门建立清单。这两项排摸工作,在10月25日前完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认真核查。在“两小”企业全面排摸基础上,11月15日前,应急管理部门重点核查危化品作为生产原料或在生产环节中经常使用危化品的企业,查清使用种类、数量、存储情况和生产工艺等,建立“一企一档”和动态核查机制,并明确监管责任主体。11月10日前,其他相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排摸情况进行核查,在本部门建立“一单位一档”和动态核查机制,并明确监管责任主体。11月20日前,区消防救援大队根据核查情况,依规确定相关单位为重点消防单位,经区应急管理局审核后报区政府备案,纳入日常重点监管。

  二是“大整治”消除隐患。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危化品使用单位及“两小”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检查11个“是否”(是否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是否存在使用违法建筑进行生产经营,是否存在生产、储存、使用危化品场所违规住人,是否存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不畅通,是否存在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不完整不好用,是否存在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是否存在超量储存、违规储存和违规使用危化品,是否组织员工安全培训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是否存在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危化品使用企业是否经过安全评价)。对检查发现有隐患问题的,要立即责令整改,建立隐患清单,跟踪销号、闭环管理,其中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由区安委会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由区消防救援大队报区应急管理局,提请区政府挂牌督办,并建立重大隐患问题抄告制度。重点突出“12个一律”(即针对不同违规违法情况,采取一律取缔、一律依法停产整顿、一律依法停止使用、一律依法限期拆除、一律依法限期整改以及一律依法依规采取吊销证照等不同查处措施)。凡是够得上“12个一律”的,就按照“12个一律”来处罚,做到从严查处、从重处罚。

  三是“大教育”压实责任。一是加强分级分类培训。11月30日前,全区各地各相关单位督促危化品使用单位和“两小”企业落实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组织所有危化品使用单位负责人、安管员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训并建立制度;11月20日前,制作简明易懂的培训教材,以镇(街道、园区)为单位,对“两小”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消防安全工作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四懂三会”(懂岗位消防流程、懂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基本消防安全常识,会报警、会操作消防设施、会扑救初起火灾)培训,实现企业各类人员培训率100%。二是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法制教育,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依法配备安管员或明确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加快完善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

  四是“大提升”降压事故。一是实施安全评价。建立使用危化品从事生产企业设立的安全负面清单。年底前,危险性较高、使用量较大或使用重点监管危化品的企业要完成安全评价。2020年6月底前,所有使用危化品从事生产企业完成安全评价。对评价发现的隐患问题,要督促落实整改。对今后新设的使用危化品从事生产企业,都进行安全评价。二是改善安全条件。研究提出危化品使用企业更严格的生产工艺、设施设备等安全技术要求,探索实行重点企业、危险作业、危化品仓库等实时监控,并严格控制危化品使用量,严格落实操作现场监护规定。研究制定“两小”企业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提高建筑设防等级。严格设施配备,按要求配置灭火器、应急照明、独立式感烟探测报警器,有条件的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确保上述三项工作均在12月31日前完成。同时扎实推进无违建单位创建,坚决整治影响安全的违法建筑,分阶段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加大“低散乱”整治力度,加快小微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两小”企业进区入园。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按任务重的不少于5名、其他不少于3名(具体参照各镇街道、园区三定方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执法资格的标准,配足配强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同时按每个镇(街道)3-5名的既定标准(参照《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基层消防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的意见》),配备消防文员(编外用工),确保监管执法力量与本区域任务相适应。强化镇(街道)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配齐人员、装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协管员队伍建设,“两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应设立以安全生产工作为重点的专职网格员,并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安全生产培训。深入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强化各类预案管理和预案演练。上述工作除了消防力量建设分阶段推进外,其他均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四是加强风险研判。从2019年10月份起,督促企业认真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及时报告并治理重大风险和隐患。严格执行《宁波市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暂行办法》,区、镇(街道、园区)要定期组织风险辨识,落实管控风险的工作措施。区政府将每月召集经信、公安、自然资源、住建、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进行会商,认真梳理风险点、管控措施及监督检查重点。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