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突出重点,科学防控,将防范小流域山洪、防治地质灾害风险、落实水上安保措施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去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期间,宁海县防洪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小流域山洪防御方面:一是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并延伸到各乡镇(街道),通过覆盖全县的138处水文自动监测站点获取水位(潮位)、雨量、流量等观测数据,一旦达到预警指标立即自动向相关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二是完成全县394个沿河村落尤其是山洪灾害威胁区域的调查,确定重点防治区村落261个,对其开展小流域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并划定危险区。三是充分发挥防汛防台设施设备作用,在山洪防治任务较重乡镇(街道)配备手摇报警器194个,锣、鼓、号、口哨等简易预警设备394套。
在防治地质灾害风险防治方面:作为省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之一,依托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累计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35处,完成30人以上重大隐患点综合治理14处,共计631户1739人消除地质灾害威胁,连续28年无地质灾害人员伤亡,被国土部评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今年来,我们根据全省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对划定的102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23处治理工程核销的地质灾害隐患历史点,逐一核查管理维护情况、落实防治措施,建议核减34处,调整范围19处,调整避灾点17处。
在水上安全保障方面:全县有渔船309艘,其中大中型渔船8艘,小型渔船301艘,主要在东海及近海海域从事流网、单拖、笼壶等作业,还是水产养殖大县,海水养殖面积13133 公顷,淡水养殖面积2086公顷,此外还存在休闲渔业、水上运输等业态。近年来,分类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各类船舶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升水上作业本质安全。此次“护航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攻坚行动”中再次把水上安全列为重点整治领域,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限时整改,限时整改不了的,一律不准出海,严防渔船“带病”出海,坚决执行“检查一艘、合格一艘、放行一艘”的要求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