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中河街道巧借“四个平台”,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级网格全覆盖,坚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助推“平安中河”建设。
一是织密风险防控网络。在街道原先的二、三级安全监管网格基础上,加上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落实了“定区域、定责任人员、定监管任务、定处置流程、定信息报送方法、定应急预案”的“六定”原则,使监管更加上下联动、左右互通。“四个平台”充分发挥17个社区和177名网格员的作用,切实做到第一时间上报隐患、第一时间进行化解,做到及时准确报送信息,无法解决的第一时间上报三级事件,利于街道应急处置,及时准确上报突发重大风险信息。
二是四色分级监管。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高低,将企业分为“红、橙、黄、蓝”四类,实施不同的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动态化、差异化长效管控机制。通过“四个平台”突出加大对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监管力度,定期对红色、橙色风险进行检查分析,对产生高风险的重大隐患,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及时消除,尽可能把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利用“平台”实现“精准监管”,实现“网格化”管理,明确监管责任。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检查督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根据巡查情况,拍照上传记录隐患,时时反馈结果至“平台”里,履行监管职责,及时督促企业整改并形成闭环,切实做好辖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是重大风险管控。结合宁波市风险管控系统、危险化学品管控等多系统,“平台”认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监管责任制,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对辖区每食屋、铜艺金属、华斌喷漆、宇东金属箱柜等重点“三场所三企业”和工贸行业企业,进行管控,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积极开展重大风险点动态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应急演练等工作,督促企业主动完成每日检查任务、危险作业申报任务。
四是季度通报排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月查月报工作是依托“四个平台”网络监管,通过区、街道、村(社区)几级网络的有效联动,实现安全隐患的常态排查机制。去年1-12月,中河街道各网格共计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300余家次,发现隐患400余条,完成整改 372条。平台推行以来,检查家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0.2%,隐患劝告整改率达93%,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在基层安监工作中的重要性与适用性不断彰显。街道将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纳入对各村(社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同时,以督察等方式定期查阅各网格检查记录、整改落实情况、隐患上报情况等相关台帐。并在每季度的安全生产简报中对各村(社区)检查、整改等情况进行通报,充分调动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安全监管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