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北仑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紧盯重要领域和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狠抓汛期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从严从细落实防汛防台工作。
一是以防为主,加强检查巡查。自3月起,围绕防汛责任制落实、工程备汛状况、防汛预案方案完善、应急保障情况和防汛基础保障等内容,开展各街道、区防指各成员单位自查和区防指督查检查以及“回头看”相关工作,共计发现147处隐患,已整改60处、落实度汛措施87处。进入汛期后,区防指高度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不定时组织相关成员单位会商研判,及时部署灾害性天气防御工作,发布相关预警30余次;特别是在梅汛期连续降雨期间,加密对小流域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危旧房屋(农村疑似危房)、低洼地带、景区景点、在建工程等危险区域的巡查。
二是有备无患,做好救灾保障。5月20日,区应急、发改、财政联合出台《北仑区级救灾物资管理使用办法(试行)》,对救灾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处置,调拨和调用,发放和回收,费用和拨付等环节作出规定。完成区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北仑进出口中转库1号仓)维修,并投入约70万元采购应急抢险装备物资和配套设备。组织全区146个避灾安置场所落实检查整改和物资补充,并开展新一轮35个避灾安置场所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完成6个。完成全区自然灾害人员转移基础信息排查和浙江安全码应用工作,共录入并赋码转移人员3148人,主要涉及受小流域山洪影响高危险区域、地质灾害重点风险区域、居住于城镇农村危房、海上养殖、经营农家乐等五类人群,为人员精准转移安置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时刻待命,备战应急抢险。区、街道二级结合实际,相继对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更新了全区246个村(社区)的防汛防台形势图;并开展了区级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和水利工程抢险、应急排水等专项预案演练。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全区共落实区级、街道、社会层面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共31支1490人。今年第 4 号台风“黑格比”来袭期间,根据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区共转移人员224人;25家港口经营企业,6处在建地质灾害、废弃矿山治理工程,185个住建在建项目停工;全区未发生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