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是一个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基地,也是全国60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之一,全区共有油气管线35根,总长245.3公里,途径5个镇(街道),26个行政村,涉及管道企业8家。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区油气管道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迎难为上,多举措并举确保管道运行和能源供应安全,进一步筑牢油气管道安全防护网。
一、政策护航,确保宣传全覆盖
根据省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区油气管道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连续出台《镇海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能源供应保障工作应急预案》、《镇海区油气管道保护和电力行业护航复工复产攻坚行动方案》等工作方案,保障管道、能源安全。同时结合百日大会战及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汲取各类事故教训,加强管道企业油气管网设施运行管理,加大重点部位值守、检查力度。针对管道企业的第三方施工、场站、附属设施等重点要素开展专项检查、联合检查35次,发现并整改管道外部隐患16处。该区通过微信群、QQ群、电话访问等形式,保持与各镇(街道)、村(社区)的沟通交流,宣传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掌握管道周边新增的规划项目、施工动态等,按照“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相关部门联合宁波输油处开展油气管道沿线徒步巡线安全宣教活动,通过《镇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对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并开展油气管道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提升了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力,普及了油气管道漏泄的紧急疏散、撤离知识,提高了群众紧急避险等安全保护能力。
二、服务保驾,确保施工无障碍
针对疫情期间为管控人员出入致使管道企业巡护人员无法到达巡护地点的问题,区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和管道途径镇(街道)、村(社区)对接,及时出具《关于予以支持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巡检工作的函》为各管道企业巡检人员及车辆量提供出行依据,保证管道企业的巡检工作正常开展。如:位于蛟川街道迎周村的三个油气管道巡线点,因宁波港铁路、绕城高速临江收费站封闭小道,及铁路、公路两边安装防护网,使得前往巡线点的道路均被封堵,导致管道企业日常巡线难以进行,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勘察核实并成功处置巡线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保证了管道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工作顺利开展。随着管道沿线企业复产复工,面对管道周边第三方施工逐渐增多的情况,协调相关单位建立微信群、QQ群,掌握施工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定期沟通,及时询问近期施工计划、节点等信息,实时掌握施工动态,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期间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对接会,既保证工程进度,又保证了管道安全。截至目前,已有6家涉及油气管道的第三方施工企业办理相关施工申请手续,并督促施工单位制定了施工作业方案,签订了安全保护协议,完成可安全影响评估,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
三、多方联动,确保隐患无躲藏
疫情下,为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各管道企业根据区域、管道企业特点,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原则,组织开展油气管道应急救援演练、政企联动的示范性综合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并对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应急队伍进行一次“体检”,切实提高协同应急处置能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处置队伍。建立健全管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双重预防机制,落实管道企业管道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按照镇海区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要求,重点加强对三级高后果区、高风险点的督查,全面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防患于未然。发挥协防作用强化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属地巡线员和网格协防员熟悉本地情况的优势,强化油气管道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提高群众对管道安全保护的知晓率。督促管道企业用好这张协防“网”,实现新增隐患即查即改快速处置,全方位保护管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