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百万员工大培训的工作要求,有效提升我市安全生产水平和质量,余姚市应急管理局强化责任担当,围绕省、宁波市安全生产培训目标任务,完善培训机制,改进培训方法,创新工作思路,第一时间研讨制定了适合本地实际的《余姚市产业工人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构建“1+23+N”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工人安全大培训。
一、“1”即为余姚市应急管理局,统筹规划、精心施策。在接到培训任务后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并召开全市安监所长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同时牢牢抓住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等关键少数,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截止9月7日,已通过招投标方式培训危险性较高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158人,预计9月底前完成危险性较高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任务。同时,危险性较高和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的重点岗位人员培训也即将开展,预计10月底前完成8000人次。
二、“23”即为23个乡镇街道、开发园区,明确任务、夯实推进。各乡镇街道、开发园区明确目标,有序组织线下培训班128班次,共培训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6179人,同时安监所工作人员化身为“线上督导员”,“线上”每天各时段持续“盯紧抓实”,以“点对点”“一对一”方式,对培训疑问进行线上指导与解答。各地通过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操实训相结合,督促企业完成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任务,进而推进产业工人安全大培训。
三、“N”即为N家企业,积极参与、提质提素。产业工人培训任务相对较重,培训覆盖面广,行业种类多(高危行业、危险性较高企业、生产加工型企业);参训人员类型广(主要负责人、安管员、重点岗位人员和从业人员),余姚市N家企业积极参与培训,截止2020年9月7日10时,已培训40473人次,完成率为40.1%,其中已完成线下培训企业负责人9585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328人,特种作业人员1357人,从业人员28618人,线上培训企业负责人6090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196人,特种作业人员1566人,高危行业从业人员84人和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重点岗位人员325人,产业工人安全大培训正在多方努力多措并举下全面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