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海曙区应急管理局三个维度,力创平安海曙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 发布日期:2021-01-05 , 点击数:733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以来,海曙区应急管理局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基础、严执法、重保障,三个维度持续深入推进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保驾护航,合力打造“平安海曙”。

一、强化基础,安全大培训成效明显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6月份以来,区应急管理局围绕年培训10.8万人的工作目标,分批、分步、分类全面铺开产业员工消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升工程。

一是探索一站式授课。将省、市级培训课程资源学习端嵌入“海曙应急管理”官方微信,实现培训人员随时随地“掌上”上课。制作操作指南,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两大群体实施点对点专题授课,坚实企业管理“金字塔塔尖”基本业务能力和知识。同时,采取上门辅导、视频指导等方式,确保全员培训。如针对狮丹努企业员工基数大、集中培训难等问题,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宁波职业技术学校送教入企、因企施教,根据企业生产进度分批对 80 名员工进行培训,实现企业运转和员工取证“双赢”。

二是建立月度通报机制。定期公示培训进度,对月度增幅不明显、任务进展迟缓的单位点名督促,形成倒逼机制,确保把安全生产培训下沉到一线,延伸到企业的“毛细血管”中。目前,全区共培训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企业职工11.16人,同比增长10%,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素质和技能。

三是加强实操演习。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执法人员现身说法,以真案实例警醒从业人员重视安全,已开展各类事故警示教育讲座42场,受训人数达5670余人,举办各类安全技能大比武和应急演练19场,通过模拟液氨泄漏事故、火灾事故紧急处置、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等情况,实战检验理论学习成果,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技能。

二、严格执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聚焦监管重点、关注整治难点,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以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倒逼企业重视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

一是防疫安全两手抓,当好“护航人”。组建成立“助安”小分队,分批驻点海曙长城卫生材料厂等4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全方位提供安全管理服务。期间,帮助排查整改隐患8处,解决企业订单积压、机器调试等燃眉之急。建立企业复工情况日报机制,实时掌握已复工的156家重点工贸企业生产情况,重点督导35家高风险企业,确保“平稳渡疫”。针对短期内复工企业陡增的情况,成立3个复工指导服务专班,重点对辖区4家矿山、8家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和105家加工制造小微企业提供上门检查服务。

二是服务指导并行,耕好“责任田”。强化执法检查,组织开展“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治理”、“有限空间场所安全提升专项整治”、“百日攻坚”等行动,以高压执法态势力促辖区企业抓好安全生产。期间,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900余次。继续加快推进标准化创建,组织开展标准化创建“回头看”,严把质量关。进一步规范社会化服务机构行为,规范评审和咨询市场秩序,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质量。截至11月份底,全区共创建标准化企业72家,对100家已创建企业进行了“回头看”。

三是强化综合监管,当好“螺丝钉”。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继续组织开展好道路交通、消防、危化矿山、特种设备、城市建设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建立“1+4”专班工作制度,抽调应急、公安、住建、消防、交通运输等部门骨干力量集中办公,确保专班运转顺畅;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专项治理,落实属地和行业监管职责,重点围绕火灾隐患、三类园区等开展针对性整治,补短板、强弱项。综合治理工作实施以来,全区共排查一般隐患192287处,整改192198处,整改率达99%;行政处罚5627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88家,约谈警示35家,罚款达1673.72万元。

三、注重保障,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推广安责险,上好保险栓。采取“保险+服务”模式。在全区一般工贸、危化行业领域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有效分解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所承担的经济风险和运营成本。出台了《关于在一般工贸企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险的通知》,对安责险的投保对象、服务模式、理赔额度、附加险种类等方面作了详尽规定,形成安责险制度框架,从制度上对该项工作进行约束指引。采取共保经营模式,确定人保、太保、平安、国寿及大地等5家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为安责险承保资格主体,组建共保经营体,实现抱团承保。聚焦重点企业先抓,着力加大烟花爆竹、矿山等危化领域安责险推广力度,目前全区共有49家危化企业参保,保额达2.8亿。

二是培育社会救援力量,打通基层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摸底调研辖区社会救援力量建设情况,制定《关于培育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区域风险现状,围绕制度引导、经费补助、技术服务等举措,大力培育和扶持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有效构建了政府-社会“双线”救援模式。目前,已培育扶持四明、蓝天、零距离等社会救援队伍3支。

三是着力提升应急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打通省、市、县三级调度平台。积极整合公安、农业农村、消防救援、自然资源等部门现有数字资源,构建扁平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机制;进一步完善海曙区洪涝应急管理平台建设,重点升级改造洪涝信息发布、防汛应急管理两大专项模块,做到预、防无缝衔接。推进首批海曙区防汛重点关注点位基础信息采集工作,64个山洪灾害防御点、40个地址灾害防范点、22座中小型水库和32座重要山塘均完成采集并录入管理平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