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余姚市固牢六大防线,连续8年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四下降”

发布日期:2014-01-27 , 点击数:1982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3年余姚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不包括生产经营性火灾)223起,死亡124人,受伤139人,直接经济损失177.3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9%、5.3%、15.8%、27.6%,实现了连续8年同类安全事故指标“四下降”。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态势。
    一、健全安全责任体系线。该市市政府—乡镇(街道)—部门—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率达100%,各级监管部门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明确职责与目标;修订完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突出对各部门特色性工作量化考核,该市安委办除年终考核外还对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了综合性督察;在继续执行《余姚市安全生产行政问责暂行办法》的同时,又制定出台了《余姚市安全生产工作定期报告制度》。
    二、完善综合监管机制线。该市安委办实施了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度,督促22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每季度上报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严格执行部门联席会议、部门联合执法、安全生产督察通报、黑名单等制度;深抓社会化管理,联合16个市级部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协会换届工作,现会员企业已达243家。
    三、推进安全保障工程线。一是推进基层队伍建设,目前该市安监所工作人员已达83人,大部分安监所经费以及设施设备也已基层到位,2013年该市有11家安监所通过基层安监机构规范化考核验收;该市现已成立14支专职消防队和265支志愿者消防队,姚北、姚南、中心、马渚四个区域性中队已正式投入使用;道路交通协管员已近500人。二是推进安全技术使用,该市所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出租车、旅游包车、工程车等七大类车辆GPS安装率达100%,渔船AIS避免系统安装率达到了100%,4家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重点企业全部安装DCS自动化控制系统。三是深入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2229家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宁波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上报信息,共排查出隐患24245个,治理率达96.8%;余姚市政府挂牌督办的10个重大安全隐患以及2013年10月前发现的40余处长输油气管道隐患也全部得到治理;2013年“打非治违”行动依法处置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622家。四是积极完善应急预案修订。修订率达100%,认真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全市大面积停电事故演练、天然气爆炸事故处置演练以及密集场所逃生演练等。
    四、推进安全文化宣教线。第一精心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利用日报、余姚市电视台和余姚电台的“安监在行动”、“交警在线”等专版广泛宣传安全生产信息以及政策法规,2013年该市共悬挂了横幅约3600幅,出黑板报2026期,张贴宣传画6020张,发放安全宣传册12万册,播放安全宣传微电影约260场。第二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了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从业人员分级培训。2013年该市共培训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4328人,安全管理人员6937人,各类特种作业人员5559人,一般从业人员15万名。第三开展了“3+1”模式组建了青少年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3个公共安全宣传教育阵地以及1个市公共安全宣讲团。
    五、巩固专项行动线。一是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道路交通领域对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无牌无证等重点违法进行了集中整治。2013年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事故30万余起,291人醉酒驾驶追究刑事责任。消防领域全年共监督检查单位2335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007份,发现一般隐患2144处(已治理2118处),发现重大火灾隐患单位3个,对24家单位实施停产停业,对90个单位(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建筑施工领域全年共检查在建工程261个,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89份,停工整改通知书31份。特种设备领域共检查企业813家、重点监控特种设备104台,排查隐患484个。该市安监部门牵头开展了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等工矿商贸领域检查。
    六是强化执法监察线。该市安监、公安、住建、交通运输、农林、旅游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2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50家,涉及旅游、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多个领域;该市安监局将非重大行政处罚权依法委托乡镇(街道)安监所,现有16个乡镇(街道)安监所具备委托执法权限,2013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9起。另一方面该市安监局监察大队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信访举报件,据统计全年共受理信访举报285起,已办结并回复举报人279起,未出现逾期未办理现象。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