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记实

发布日期:2021-05-19 , 点击数:1219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乌沙山发电公司隶属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一期工程四台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于2006年投产发电。由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象山东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按照51%、35%、10%、4%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QQ图片20210329101637.pngQQ图片20210329101515.png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始终致力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自身竞争能力。基建期同步设计建设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4号机组同步设计安装了SCR脱硝装置,2016年年底完成一期四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比浙江省政府的要求提前一年。节能减排指标持续优化,公司始终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四耗指标均达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四排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排放限值。先后荣获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电力安全先进单位、中央在浙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优秀企业、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宁波市模范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保持全国总工会“安康杯”优胜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集团公司一流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单位等称号。15台次机组在全国大机组竞赛中获奖,4台次机组被评为可靠性“金牌”机组;拥有实用新型专利66项,参与编制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5个。公司自投产以来,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从基建到生产,实现安全事故零和“十杜绝”目标。投产至2021年2月28日,公司累计发电1866亿千瓦时,创利润72.55亿元,上缴税金63.19亿元,保持宁波市纳税50强,为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0年,公司获评浙江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构建安全文化组织,落实组织经费保障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一是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设立专门建设行动组织,明确目标任务,并形成长效机制;二是编制安全文化管理工作方案,公司各部门全员参与,明确方案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切实做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各项工作。三是编制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专款专用,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并根据制度要求和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每年编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费用和安全文化建设经费投入。

深化安全理念建设,提升人员安全意识

公司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上级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夯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思想,着力建设符合本公司的安全企业文化,借助公司门户网站、乌沙山微信公众号、安全月活动以及安全文化手册等多种媒介,广泛传播安全理念,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自我安全防护和相互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主动自觉地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上安全岗,做放心人。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公司严格执行政府及上级公司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标准。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库,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每年发布制度、标准修订计划,并组织滚动修订。细化完善了领导层、管理层、车间、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全员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各级人员履责尽职。

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每年一季度,公司组织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去年排查问题79项,已治理69项;每年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内审,去年内审178项问题,已治理92项,通过问题持续整改降低安全风险。进一步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公司发布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对事故隐患实施评估、分级和建档管理。全面开展安全综合检查、安全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事故类比检查和重大危险源检查。每年在年度安全生产分析报告中,对当年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公司认真贯彻《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按编制、评审流程,以文件形式发布应急预案,包括1个综合应急预案、15个专项应急预案和18个现场处置方案,同步编制了应急处置卡,保证了应急预案健全有效、可操作性强。按《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要求,及时将预案在浙江能源监管办备案。每年制定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演练,去年主要开展防台防汛、全厂停电、液氨泄漏等实战演练,进一步检验和提高应急协调处置能力。公司建立了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库,成立了应急救援队,确保救援力量满足应急需求。

创建良好安全环境,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保障生产环境、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司制定《运行指标优化奖惩办法》、《设备可靠性管理办法》,指导精细操作,形成激励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设备运行可靠性。在重大危险源区域等全厂各作业现场设置了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安全标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在车间墙壁、上班通道、班组活动等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语,并定期更新。充分利用公司网站等各种媒介,宣传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在生产楼一楼播放事故警示片,在宣传栏等处宣传每周一星先进事迹,促进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公司每年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的书籍、报刊、音像资料等学习材料,通过安全知识的不断学习,有多项创新成果和论文在省级以上媒体或刊物上发表。聘请专业机构对现场职业卫生有害因素进行年度检测和定期评价,在储煤现场设有在线检测装置,在醒目位置公布检测结果,保障作业环境安全可靠。

严格规范安全行为,培养员工安全习惯

安全行为是自觉、主动、自愿安全意识的体现。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带头践行安全理念,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站排头、起表率。各级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理解并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岗位、人员安全生产的职责分工,制定并下发了《岗位风险告知卡》,让每位员工能够正确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异常,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为职工配发了与作业环境相匹配的安全防护用品,通过严格管理,干部员工形成了自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习惯。通过班组建设和制度指引,员工主动关心团队的安全绩效,现场检查缺陷和隐患及时录入缺陷管理系统并及时汇报,利用合理化建议平台和“金点子”渠道及时提出安全生产建议,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文化素养

公司将培训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在每年初制定发布年度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专业技能、心肺复苏、消防安全等多方面内容。针对每年新进厂员工和外包队伍人员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新员工上岗全部一对一签订师带徒协议。深入开展班组安全教育培训,设立每周二的“安全活动日”,学习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最新制度和事故案例,提升员工安全素养。此外,公司还有计划地聘请行业内专家对公司班组长以上人员集中授课。通过定期的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从业人员100%依法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新取证人员和复审人员,均取得有效证件,其余从业人员均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进行每年再教育工作。由集团公司组织,公司派专人参与“内训师”脱产训练,提高培训教师团队综合能力。在浙江分公司热控技能比武中,公司囊括了前六名;在宁波市技能大赛中,维护部1人获得安全生产管理业务大师金奖,1人获得“技能之星”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公司各类调考中, 24人次被评为“优秀调考选手”;在大唐集团煤机值班员竞赛中,公司2人获奖,其中1人获得大唐集团优秀技能选手称号;在开展的急救培训中,260人取得象山县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证。

除了以上针对性培训外,公司统一为职工印发了《企业安全文化手册》等读物,便于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公司每年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积极策划开展丰富多彩、效果显著的安全宣传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落实安全诚信建设,积极承担企业责任

公司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上级公司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全体职工做出安全承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高度重视职代会职工有关安全生产的提案,工会定期组织职工代表监督提案落实情况。公司积极与地方学校、交通部门等联系,通过开展送温暖进学校,结对帮扶、交通引导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制定安全激励制度,丰富安全文化内涵

公司制定了《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反违章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安全绩效考核指标,每月召开经济责任考核会议,将安全绩效考核纳入收入分配,奖惩分明,并在公司内公布。公司积极探索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以约谈项目领导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经济考核,倡导考核不是目的的理念,通过对项目领导面对面的交流、探讨,起到安全教育的效果,丰富安全教育方式。公司还专门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对在生产中及时发现异常、处理重大缺陷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员工给予经济奖励,并在公司网站、现场进行公示,树立榜样典型。

立足全员过程参与,培养员工安全习惯。

安全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公司积极构建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利用职代会、工会、企业开放日等途径,充分吸取员工对公司在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承诺等方面的意见,并接受员工的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安全生产监督两个体系,监督公司在安全规划、安全目标和安全投入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在持续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利用微信群、钉钉会议,更好地进行安全信息沟通,更加快捷地获取安全信息,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员工参与安全事务,采纳员工合理化建议,并给予物质奖励。公司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和考核实施细则》,让员工知道报告既是个人的义务更是自身的责任,及时识别反馈设备缺陷,就能更加有效地处理隐患,从而降低了事故风险,培养了员工良好的安全习惯。

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注重职工身心健康

公司建立健全防治职业病机构,建立完善的职业病保障机制和责任制,严格落实了相关制度,做到有机构、有制度、有经费、有保障。每年公司按规定聘请第三方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检查与申报,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定期为全员配发了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每年组织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达到标准要求,按规定对从事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员工,组织了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了个人安全健康档案并书面告知到个人,保障从业人员身心健康。1621404540(1).jp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