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江北区多措并举全面完成梅汛期强降雨应对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 发布日期:2021-07-08 , 点击数:40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江北区6月10日入梅,7月5日出梅,梅期25天,接近往年的24天,梅雨期面雨量329毫米,较往年偏多近三成,期间出现多轮强降水过程。江北区高度重视、提早防范、靠前指挥、全力应对,较好地完成了梅汛期强降雨应对工作。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5月16日,根据省、市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区委、区政府做出指示:“各相关部门和街道、镇、园区,要克服麻痹思想,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和责任。区防指抓紧认真统筹好各项任务,并督促检查相关工作落实情况。”6月28日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后,区防指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杨正平区长部署落实防汛工作。7月3日应对强降雨,杨正平区长做出指示:“请各相关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认真落实值班值守,加强暴雨及次生灾难防范次日。”根据裘市长批示要求,杨正平区长再次做出指示:“请各单位严格落实!”

二、指挥上协调有力。区防办及时向区防指成员单位传达了省、市、区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区防指及时会商,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形势,部署有关工作,做好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月16日,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限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的通知》,从高度重视、监测预警、做好准备、落实措施、强化宣传等五方面强化强对流天气的防御工作。6月27日,根据气象预报,我区及时发出《关于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各属地街道做好防范工作。

三、应对上有条不紊。一是做好预警。应急、资规、气象联合发送手机短信,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大风对危房、高空作业、高空设备设施、户外大型广告可能造成的危害。梅汛期间累计发送预警信号16次,决策村料13份,编制短信61条,涉及7.8万人次。发布暴雨黄色预警6次,橙色预警3次,雷电黄色预警6次,大风橙色预警1次。二是严密排查。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组织力量对辖区76个工地、22处危房等隐患薄弱环节进行排查,落实高空设备设施、户外大型广告等防风措施,出动检查人员115人次,检查重点地段42人次。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和共享,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区防办,以便及时救援。应急部门做好68处避灾安置点开启准备,必要时随时启用。农业农村、资规对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监测,共计25组70余人次55个点位,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相关单位。姚江沿线闸门启闭机76次,排涝2833.312万方;水泵运行15次,排涝53.3124万方,慈江沿线累计排涝224.11万方。三是强化值守。按照24小时值班要求,区防指成员单位在汛期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队值班制度,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梅汛期间,区防办累计抽查检查到岗到位情况5次, 40个村(社区)相关责任人到岗情况。信息上报及时,对各个工作群落实专人盯守,负责联系对接,确保信息接收及时。

下步,江北区防指将继续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意识, 抓责任落实,在主汛期前抓好各项防汛防台责任;抓隐患整改,继续落实汛前排查,针对各地防汛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抓安全度汛,强化落实度汛预案,增强措施的针对性;抓重点防范,切实加强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措施落实到位,争取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