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本企业在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框架的搭设、安全承诺、安全行为规范与程序、自主学习与安全事务参与、安全行为激励与安全行为信息传播、评价与改进等6个方面,浅析了企业阶段性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法,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行为、安全承诺
前言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企业相对于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化安全和强制性安全规章、制度、规程而言,安全文化建设是事故预防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趋于人性化管理,且容易被广大员工接纳的管理方法,成效显著。管理者可以利用安全文化的向导、凝聚、辐射和同化等功能,引导全体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安全生产活动;也可以利用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约束功能,一方面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引导员工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创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发现不安全行为,共同保障安全的和睦氛围,形成凝聚力和彼此的信任。而安全文化的激励功能,能促使每一位员工发现自己在企业安全工作中存在和行为的价值,最终体现出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我们企业该如何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从而对人的安全观念、意识、态度、行为形成从无形到有型的影响,让这种影响潜移默化的自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帮助企业获取减少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机遇呢?下面我将结合个人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心理分析、有限的安全理论研究和管理上的一些实践,浅析企业基层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仅供同行参考。
具体做法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框架的搭设
企业应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持续改进性。基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应由最高领导者组织制定推动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框架的搭设长期规划和短期阶段性计划。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统一动员,形成认知合力,然后再搭建整体建设规划,并充分运用人性容易接受群体思维、行动的潜在意识形态的影响和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的成就感、被组织认同的动力等潜在的无形力量助推框架的搭设。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初期,应科学的选取小部分群体作为阶段性计划实施目标,开展以个别班组为代表的试点和亮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框架的搭设,总结经验,完善并形成企业安全文化长期规划的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群体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共识搭建
企业安全文化是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所组成的多层次复合体。首先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在思想的准备和认知上要意识到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且成效较慢的系统性工程,这就提示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决心、资源上的支撑和管理上的倾注。倡导者还应利用各种平台、群体安全会议或活动、场合将以上认知的意识和决心持续不断的传递给企业每一位参与者,帮助群体建立认知共识,形成合力。这种认知上的共识是助推企业健全安全文化建设框架搭设的重要无形力量,它的潜在价值将持续为企业推进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建设的决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阶段性计划的搭设
基层班组是企业安全工作的核心细胞,同时也是企业各项安全指令最直接的执行者和受益者,他们更是构建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框架的基石。在企业建设安全文化初期,应选取班组岗位安全风险较高、班组成员整体安全技能较强、班组凝聚力较好或班组执行力较优等以上特点的基层班组,作为试点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象,籍此方式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长期规划的阶段性计划。选取具有以上软实力的基层班组,一方面工作推动的效率上相对较为高效,另一方面开展的成效方面会带来更高的预期,再有他们在开展工作中所带来的阶段性目标实现,能反馈给我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倡导者注入更多的决心和毅力。最终我们将根据试点班组开展的经验不断完善和修正长期规划,形成操作性较强、员工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期理念的搭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期需要上层管理在结合前期思想准备和意识认知的基础上,选取试点班组作为阶段性计划,策划制定涵盖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自主学习与安全事务参与、安全行为激励与安全行为信息传播、评价与改进等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导则。并以身作则的参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关注建设过程与进度,及时给予正面的安全行为激励,组织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瓶颈问题,保障建设资金的投入。
安全承诺
安全承诺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意识形态建立的重要实施途径。首先企业应建立包括管理层和基层在内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的安全承诺,且安全承诺内容应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并将安全承诺作为任何安全会议前期的共同宣言,在会前开展承诺宣读,通过不断的宣读灌输方式,将安全承诺烙入到人的意识中,实现通过意识的建立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管理者的安全承诺
我认为安全是第一位的,我的任何决策都会将安全纳入第一要素;
我坚信企业良好的安全绩效,离不开安全文化的无形引导;
我会以身作则,做好安全表率作用,体现良好的安全素养;
我会积极支持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奖励员工的安全行为;
我会认真参与安全的各项事务,落实好岗位安全责任制的各项工作;
做好安全工作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员工所希望的善举。
员工的安全承诺
我认为安全是第一位的,不安全行为是可耻的;
我讨厌不重视安全、不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人;
我看到违章操作的人会劝阻,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我会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公司的各项制度,落实好岗位安全责任制的各项要求;
我会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我的安全目标是自身安全违章为零;
我的安全是家人的希望,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基石。
行为规范与程序
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承诺的具体体现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求。企业应确保拥有能够达到和维持安全绩效的管理系统,建立清晰界定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职责体系,有效控制全体员工的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建立岗位人员可遵循的安全行为规范标准
员工的行为是否安全的主观和客观判定需要标准作为依据,而企业的各类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有效程序文件则是依据的重要体现。首先企业要根据试点班组的岗位安全风险进行识别,结合识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操作规程和班组安全规章制度,并通过组织培训,强化员工对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建立明确的岗位人员安全职责与权限
员工都应认识到自己负有对自身和同事安全做出贡献的重要责任。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约束功能除了需要组织通过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轮岗值班制、轮换策划主持班组特色安全活动等机制,赋予班组各级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与权限。形成无形中的德道规范的约束力量,帮助团队在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发现不安全的行为和整体提升班组人员的安全技能、安全工作思维广度。
建立持续改善程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行为规范标准先行是依托,标准可行是关键,标准在行是根本。组织应授权并激励员工对程序的有效执行保持警觉,通过开展对照标准操作的安全行为观察,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头脑风暴法等改善机制,结合员工的岗位实际操作经验、先进操作方法、利于团队安全管理的心得等,提升我们的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自主学习与安全事务参与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自主安全学习模式,实现动态发展的安全学习过程;激励员工参与各类安全事务,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持续改进。具体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制定科学的年度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企业应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班组员工安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年度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该计划的制定还应统筹考量培训组织形式和单次培训有效的时限两点因素。前者的考量是基于培训效果而言,后者是基于尽量避免因大量占用员工休息时间组织培训,而可能引发员工的抵触心理。学习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
开展岗位风险辨识培训,预知不安全行为可能引发的失效事件、事故等。
通过类似的团队协作,利用既有知识和能力,辨识和分析可供改进的机会,对改进措施提出建议的同时,潜在提高岗位人员的安全风险预知能力;
岗位相关操作规程、标准、管理制度的培训。
通过培训理解个人安全职责的重要意义和因理解偏差或缺乏严谨而产生失误的后果;
有关事故案例的学习,结合岗位开展举一反三、人人发言、事故整改措施再制定等活动。
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宝贵机会与信息资源,从而改进行为规范和程序,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应急处置的培训和事故假想演练。
通过此类培训提高组员的应急操作、逃生能力,磨合团队的应急协调能力,检查不足持续改善;
安全理念、意识行为的灌输。
企业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企业安全管理理念、正面的可视化安全视频媒体、对外交流学习等方式,帮助组员在意识上认可安全工作的价值和可期的绩效目标实现。
激励班组员工自主策划实施开展各类安全活动
企业应通过激励的形式,鼓励班组员工自主开展人人上安全讲台授课、安全改善评选、安全标兵、安全QC自主管理活动、安全演讲、班组安全交流等各类安全活动,激发员工自主开展安全活动。员工通过开展类似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自身获取更多的安全知识、实现安全综合技能的提升、开拓安全思维的广度,规范安全行为;另一方面会帮助员工在意识上自主的形成对标准的理解、完善与换位思考的潜在行为,为企业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各类制度的持续完善建立员工自主而发的缺陷纠正机制。
安全行为激励与安全行为信息传播
员工在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认同感,是帮助员工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动力,更是企业安全文化长期可持续推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此,企业在审查和评估自身安全绩效时,除使用事故发生率等消极指标外,还应使用旨对安全绩效给予直接认可的积极指标,积极的认可要兼顾及时性、物质激励和组织授予的荣誉。并运用宣传报道、企业宣传橱窗、宣传画报、自媒体平台等形式,正面表彰和传播员工的自主安全活动,引导员工发现自身的安全价值,获取个人和集体的荣誉感,并化作内在的可持续动力,形成安全意识和行为的良性循环。企业还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骨干选拔岗位晋升机制,帮助企业拓宽人才甄选渠道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安全优秀管理人才,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中,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评价与改进
企业应对自身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由上层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牵头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全面评价,评价大致分为直观的安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1)、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的推进情况(表2)、最佳实践(表3)、直属主管参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情况(表4)等四部分内容。评价小组一方面要根据评价结果,帮助班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识别新的改进机会,另一方对于班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的一面,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必要的激励。
季度评价内容及标准
表1 班组安全绩效完成情况
序号 |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价标准 | 评价方法 | 评价结果 |
1 | 班组员工被上级查除的违章行为 | 30分 | 10分/次 | 查违章记录 | |
2 | 班组员工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 | 30分 | 30分/起 | 查事故记录 | |
3 | 班组员工对轻伤及以上事故负直接责任 | 30分 | 30分/起 | 查事故记录 | |
此项得分 | |||||
评价人: 评价时间: | |||||
备注:此项总分30分,扣完为止 |
表2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的推进情况
序号 |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价标准 | 评价方法 | 评价结果 |
1 | 安全承诺 | 20分 | 未开展安全承诺活动或效果欠佳扣2分/次 | 抽查熟练程度 | |
2 | 行为规范与程序 | 20分 | 1.不清楚岗位安全标准或自身安全职责;扣5分/条 | 抽查或检查记录台账 | |
3 | 自主学习与安全事务参与 | 30分 | 1.未制定计划;扣30分/条 | 抽查或检查记录台账 | |
此项得分 | |||||
评价人: 评价时间: |
表3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最佳实践
序号 | 申报项目 | 项目具体的方案、举措 | 已取得的成效 | 评价者核定结果 |
评价人: 评价时间: |
表4 直属主管参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情况
序号 |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价标准 | 评价方法 | 评价结果 |
1 | 安全承诺 | 20分 | 未开展安全承诺活动或效果欠佳扣2分/次 | 抽查熟练程度 | |
2 |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协调解决的问题 | 30分 | 未落实一项;扣10分; | 查记录或落实情况 | |
3 | 定期参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 30分 | 每半月未参与;扣10分/次 | 查记录 | |
4 | 安全激励的落实 | 30分 | 1.未落实激励;扣10分/次 | 查记录 | |
得分 | |||||
评价人: 评价时间: |
评价结果的运用
班组评价结果的运用
季度评价内容及标准中的表1和表2是实施班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具体事务的评价,总分100分。当季度评价分值为70分及以下时,评定为不合格,应组织班组全员及直属主管进行诫勉谈话,分析原因及识别改进方案;当评价分值为>70≤90分时,评定为合格,组织应对该班组实施更多的管理支撑,帮助班组持续改进,并予以适当的肯定;当季度评价分值>90分时,评定为优良,组织应对该班组给予适当的物质激励和荣誉肯定。表3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最佳实践内容是,班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自主实施完成的质量较高的现场改善、先进操作经验总结、安全技术创新等成果的申报,组织在实施评价时,应重点收集,并落实激励。
直属主管参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
该机制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班组直属主管积极参与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并及时落实协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及时的激励。当季度评价<85分以下时,组织应对直属主管进行诫勉谈话,并适当的给予负激励,以此激励直属主管积极参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结束语
正如前文所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且系统性的工程,但企业安全文化是事故预防的一种“软”力量,它是通过改变人的潜意识形态,引导员工自发选择安全行为的科学举措。因此,企业应将安全文化的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抓手,长期不懈的推进该项系统性工程的建设。同时在安全文化建设初期,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的阶段性计划,作为试点工作,并从中总结经验和利用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向导和辐射功能,逐步开展企业安全文化的长期规划与建设工作,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安全绩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爽,曹庆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 11) :37 -45.
[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4-2008.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8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