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来,国内部分地区接连爆发聚集性疫情,与此同时,我省东部沿海遭受超强台风“烟花”侵袭,宁波机场作为东部沿海空中口岸,成为抗台防汛、严防疫情、坚守安全的一线阵地。面对复杂形势和巨大挑战,宁波机场公司党委在上级民航管理部门、省机场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必胜信念,统一领导部署,上下团结一心,指挥有序、管控有力、措施有效,抗台风、防疫情、保安全工作在特情中有序开展。
一、众志成城,打好抗台防汛“遭遇战”
此次台风“烟花”强度大、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机场周边河道最高水位长时间突破历史峰值,给飞行区安全、地面道路通行等带来巨大挑战。面对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抗台防汛形势,机场公司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高度,认真做好抗台防汛准备工作,围绕人员安全、运行安全、设备安全、供电安全、排水安全、人员值守备勤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尽一切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在正面抗击台风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峰值水位维持,给机场带来内涝水害,各级领导连续一周全岗到位,24小时值班,指挥部灯火通明,14支由400名抢险和备勤人员组成的抢险小分队连续奋战,开展抢险救灾行动 624人次。同时,机场公司把握气象、水位等关键外部信息,借助省市区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力量,坚持正常的安全服务标准,狠抓三个关键环节,即确保飞行区、航站区、场区道路安全,特别是保证了旅客进出机场主干线通畅。台风过境后,机场公司迅速落实消毒防疫、受灾员工关爱等灾后处置工作,机场安全生产秩序快速恢复常态,夺取了抗台防汛的最终胜利。尽管这次台风对宁波机场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带来的难度前所未有,但机场公司有备而战、科学应战,将超强台风对机场的影响降到最低,没有一名旅客滞留机场,没有造成一名员工伤亡,没有一起因机场责任原因而导致的投诉和负面舆情。
二、压实责任,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如果说抗击“烟花”台风是速战速决的战斗,疫情防控就是一场持续的攻坚战。机场公司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清形势,坚持底线思维,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民航局、民航华东局指示精神,汲取南京机场聚集性疫情事件教训,积极与宁波市政府防疫领导小组及疾控部门沟通联系,主动汇报防疫工作,对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程序进行再审视、再修订,确保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最有效的应急措施,并与政府部门、驻场单位开展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在增加内部员工核酸检测频次和强化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坚持“无死角、无漏管”的管理方针,按要求严格落实每日测温、验码及健康监测,并科学调配保障人员,对直接接触入境货物和直接服务入境旅客的保障人员,实行严格的“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的管理措施,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落实防疫闭环管理,确保谨慎、有序、安全完成国际客货运输保障工作,牢牢守住宁波防疫的空中大门。
三、保持敬畏,打好安全运行“持久战”
抗台全力以赴,防疫不留死角,安全工作更不能有丝毫懈怠,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是民航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在台风刚过,正常航班迅速恢复,航延旅客也同时补班转运,出现了出行旅客数量短时猛增、进出航班数量短时猛增的情况,给空防安全、运行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恢复航班前,在省机场集团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调度下,机场公司加班加点对安检设备、安检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围界系统、分层管理系统的检查检测,确保空防安全的技防体系保持正常状态。同时,针对台汛导致各种鸟类大量聚集觅食的情况,机场公司打出“驱虫、驱鸟组合拳”,每日凌晨4:30开始安排5辆车上跑道作业,开展固体驱鸟剂撒布、煤气炮及声波语音轰赶、猎枪击杀、驱鸟氨水撒布、全面灭虫等作业,仅台汛后的三天时间里,已累计投放固体驱鸟剂1.35吨、氨水6吨、灭虫剂3吨,使用子弹200余发,复航当日飞行区鸟类活动已不见踪影。与此同时,机坪监管部门抢在航班恢复前,组织力量对机坪、跑道、滑行道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清理航空器携带的外来物,有效确保了航班运行安全。
此次抗台风、防疫情、保安全工作,是检验宁波机场公司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是机场全体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公司采取了最为有效的防汛安全举措,确保了飞行区及航站楼的安全平稳运行,以最高标准保障了旅客、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最严要求落实了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各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