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秉承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统筹协调,协作共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新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新区特色普查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新区普查办统筹作用,统筹谋划,三措并举,切实推动新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紧抓资金环节,厉行节俭精神。首先,为切实保障新区普查各条线经费落实问题,新区普查办积极协调各参与部门,统筹新区经费保障工作,统一测算协调普查经费,与财政部门协商落实预算计划,使得新区所有条线的普查测算经费于今年9月得到有效落实。其次,新区领导高度重视灾害普查工作,并给予极大支持,总计明确普查工作财政预算共计1483.2万元,为新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新区厉行节俭精神,各部门积极调用存档数据,进行转换应用,在保证普查进度与质量的同时,节约人力物力,尽量以“最少的钱”办好“最多的事”,如新区市政部门在具体推进普查工作时,发现桥梁普查任务与本部门年度桥梁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任务重叠现象,由此合并调整两项工作的进程与经费安排,预计可节省经费80余万元。
二、发挥统筹作用,加快普查进度。新区普查办充分发挥其牵头作用,统筹协调整个新区不同部门、不同条线的普查任务,明确了各项任务的主要责任部门及配合部门,采用“普查办指导—责任部门落实—配合部门协作”的方式开展灾害普查工作。统一经费落实后,普查办统筹各条线开展集中招投标工作,协调整合相近条线,如市政、交通等,进行整体招标,简化了普查任务的招投标工作,加快了工作进程。截至目前,新区应急管理、水旱、海洋、房屋条线均已完成招标文件编制,进入审核阶段,有望于国庆节后发出公告;市政、交通、城市内涝等计划联合招标,也在加快编制招标文件。同时,新区普查办成立灾害普查专班,并安排第三方技术人员5人于今年8月进驻新区,逐步对接各项工作,协助完成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使得普查办与技术团队交流更为密切,牢牢把控新区普查进程。此外,普查办还组织各条线联络员及分管领导组建通讯联络群,方便了日常任务及省市指导意见的传达,并要求各条线定期报送进度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新区工作进展,帮助解决普查过程中的问题,并于今年8月完成新区数据清查工作,对新区范围内各类承灾体及各层面基层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进行初步统计,共计报送数据141条。8月下旬至今,新区应急管理系统全面开展普查工作,截至9月28日晚,新区已完成全区138个对象的调查工作,先于任务节点提前完成了新区应急管理专项普查工作。
三、严抓质检问题,把控数据质量。灾害普查涉及多个行业部门,普查对象类别较为复杂,新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新区特色的本级汇交及质检方式。本级数据汇交使用“行业部门调查—普查办统一录入”的方式进行数据填报,并进行集中质检,由普查办承担起主要汇交与审核任务。新区质检工作主要以“软件质检—人工审核—调查对象确认”的流程展开。首先,由普查办统一填报数据并进行质检,对系统质检结果进行处理与反馈,解决部分简单逻辑问题,规范数据格式;其次,由普查办质检人员进行重点人工核查,对疑问数据进行汇集并报送其主管部门进行核实;最后,将核实后的最终数据结果发还至各调查对象单位,由其对数据结果进行最终审核与确认,形成纸质材料盖章存档至普查办。由于成果汇交与质检工作均由新区普查办技术人员统一完成,使得录入数据质量相对较高;普查办的集中办理也保证了其对新区普查进度与问题的把握程度,方便了对后续上级抽查反馈结果的处理与修正。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只负责对数据内容进行调查与确认,而不涉及技术问题,技术与调查工作相分离,降低了普查对于调查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使得普查人员岗前培训要求降低,加快了工作进程。调查对象单位对本单位调查数据的最终确认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使普查数据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