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初中的时候。正月开学较早,元宵节学校老师们燃放了一些鞭炮,我顺手捡了几个未燃响的小鞭儿,拿到教室玩耍。我点燃了几个,隔窗户扔到教室外边,响了,挺好玩的,但感觉不够刺激,遂突发奇想:自制一个小“火箭”。把三四个小鞭儿剥开,将火药装入钢笔帽里,把火药捻插入,再用纸轻轻堵口,口朝下斜靠在书桌的书上,点燃——本来想钢笔帽很坚固,堵口又不牢固,它会象火箭一样冲向屋顶,再掉下来——“轰”的一声,钢笔帽炸个稀巴烂掉到一边,好几本书炸开了很大的口子散落一地,还带着火星。我顿时吓傻了。好在是晚自习课间,教室里人少,前后左右桌没人,幸好没伤着谁。班主任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让我在班上作了口头检查,才算了事。
当时年龄尚小,还不知道什么叫“万一”。现在想来,万一钢笔帽炸到某人脸上眼上怎么办?会有什么后果?万一冲击波炸某人个耳穿孔怎么办?万一真出了事,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二) 下水道里丢烟头
2000年左右,我到正定县木材批发市场购买装修材料。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一下车很自然地点燃一棵香烟,边走边抽,进入市场时也剩不多了。一个开店的伙计喊我“小伙子,这里不准抽烟,快把烟掐了。”我顺手便将带火的烟头塞进了下水道井盖里面。伙计急了,“你不要命了,怎么往下水道里塞呀?”我说“下水道里面有水,不会着火的。”“里面有汽油,会爆炸的!”反正当时也没炸,也没响,我头也不回径直向前走去。
近几年来,下水道爆炸的事故报道频频见于媒体。我深深地懂得了,下水道里面常有沼气聚集,一旦达到爆炸极限,再遇火源,非炸不可。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那位伙计给我上的这一课,我终生难忘。伙计开店的位置在市场门口附近,发现有违章抽烟的立即制止,说明一是有安全意识,二是有责任心,三是有担当意识。假设当时下水道里面有沼气,由于我的一个烟头引发了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三)自锁于车内睡觉
去年夏天的一天上午,我们三人到市里办完公事,司机和同伴要去贴手机膜,我说也捎带给我手机贴了吧,把手机交给他们。说我不去了,在车里睡一会儿觉,昨天值班没睡好,还让司机把车门锁好。
睡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热醒了,浑身湿透,落汤鸡一般。天气不是太热呀,并且在树荫下,但感觉空气沉闷,呼吸不畅,有点不对劲。后来一想,是不是氧气不足,大脑缺氧导致出的虚汗?如果他们老也不回来,会不会憋死?不是听说过幼儿园幼儿被遗忘校车上,被憋死了吗?我也开始着急了,得赶快想办法求救。我找笔和纸写了我的手机号码,说明求救意图,等有人靠近汽车时,再拍打车窗……又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靠近车窗,他们回来了,一看表才六十多分钟。我下车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好长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汽车内部空间并不是太大,也过不了三两个立方米吧,甚至更小,车窗车门关闭后就是个密闭空间,其中的空气量是有限的。人静躺其中,不知不觉,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越来越低。氧气含量低于19%时,人会产生头晕,目眩,胸闷等状况;氧气含量低于16%时,人会感到恶心、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状况;当氧气含量低于14%,点燃着的蜡烛就会熄灭,人过不了几分钟便会因缺氧而休克。我的这次车内之睡,多危险呀!
(齐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