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设置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拒绝“带血的GDP”。社会现代化需要GDP,但不是“带血的GDP”。既考虑全市各地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实际,又坚持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从严的原则,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科学下达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标,做到每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对亿元GDP事故死亡率较高的地区要求每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二是设置从业人员万人参保工伤事故率,把安全生产要求从控制死亡率向控制受伤率提升。自2005年以来,宁波市连续9年实现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持续下降。随着经济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安全生产工作在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底线的同时,向控制工伤事故率这一更高要求提升,从业人员万人参保工伤事故率逐年下降,2014年全市下达从业人员万人参保工伤事故率平均值比上年度下降12%。
三是设置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百万车公里死亡率,控制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近几年来,宁波市安全生产三项指标虽然连续下降,但事故总量依然较大,其中绝大部分是道路交通事故。2014年新设置百万车公里死亡率,旨在突出车辆运行过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控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总量。
四是设置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和万台事故死亡率,加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和特种设备公共安全事故的防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生产经营和居民日常生活所涉及的特种设备数量迅速增多,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和特种设备的公共安全事故预防迫在眉睫。针对这一趋势,宁波市前瞻性地将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和万台事故死亡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步做好事故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