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开发的全省“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于2021年10月份正式上线,该系统包含所有风险普查企业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推送大数据,并且包含工业企业安全在线闭环系统、隐患排查子系统,风险识别、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等多个模块,包含政府端与企业端两个系统入口。经过为期3个月的试运行阶段,该系统的实操功能和技术应用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功能模块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所达成的工作目标是运用智能化、科技化、数据化手段和措施对工业企业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生产经营的具体环节进行精准管控。鄞州区应急管理局充分运用该系统的强大功能,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进行重新梳理、汇总,并且按照行业分类和集成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区分”,对工矿企业的基础数据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全覆盖”。
一、党委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统筹重点规划。局党委对“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的实际应用高度重视,结合目前开展的“七张清单”的重点工作内容,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攻坚领导小组,各个分管副局长根据各自的分管工作任小组副组长;各科室长和年轻技术骨干为班底的工作专班,以统筹兼顾、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的原则开展系统的实际应用工作,切实保障此项工作在体系化建设过程中保持“政令畅通、节点无阻、实效应用”的工作局面和实际氛围。
二、坚决施行通报制度、应急系统齐抓共管。专班的同志每日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制表、通报,科室长在各个应急管理所长群里进行通报,各个分管领导在领导工作群里进行通报,坚决贯彻和实施严格的通报制度,为全域范围内各个层面的领导和各个应急管理所对该项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工作进度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切实运用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来提升实际工作的成效、
三、主动下乡指导服务,提早完成工作任务。
针对目前存在的“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实际应用使用率不高以及各项数据指数均未达到省厅工作要求等现状,自2月23日以来,区局由分管系统牵头科室--基础科的朱兵副局长和各个条线的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和系统实操人员,采取对各个镇街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开小会和开小灶的工作模式,涵盖辖区内的23个镇、街道、园区。打造“上门服务全覆盖,业务指导无缝隙,年度工作巧结合,注重实效促安全”的有利局面。切实确保“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在应急管理工作数字化改革提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科技化、智能化、精准化”管控作用。并且根据总体的工作计划和步骤,力争在3月20日前完成省厅要求的”常普常新率、隐患自查率、检查闭环率”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
四、借助服务机构力量、工业重镇资源倾斜。区局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部署,安排6家社会化服务机构对辖区内工业企业体量比较大的镇(街道)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工作,主要涉及姜山镇、五乡镇、云龙镇、塘溪镇、潘火街道等工业重镇,对“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精准帮扶,并且将各个镇(街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梳理和汇总,向市局和省厅的技术团队进行集中反映,由技术团队拿出最佳的解决方式以后,并且完成答疑解惑的程序之后,再向各个镇(街道)及时进行反馈,有效提升系统的实际操作效果和应用能力。
五、点面工作有机结合,系统应用全面推动。区应急管理局通过省“工矿企业安全在线”系统的实际运用,结合当前开展的几个专项行动,主动谋划下一步工作。浙江省工业企业风险普查数据与子系统数据均已打通,各个镇(街)应急管理所应当确保省风险普查数据的准确有效,督促企业常普常新,对所有重点企业(三场所三企业、涉危企业)进行信息核查和数据比对,结合区局委托的社会化服务机构针对危险性较高的工矿企业专项检查,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梳理,针对隐患未闭环的企业进行精准执法。有效推进系统运用和日常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平台系统为工作所用和服务的理念,进而推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切实提升工作效能。截至3月5日,常普常新率已完成97.59%,隐患自查率已完成87.88%,隐患闭环率已完成52.07%。
通过浙江省应急管理厅主导“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的实际应用,切实保障鄞州区工矿领域的安全生产和有序发展,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为鄞州区开展“七创争先”奠定良好的智能化管理基础,为鄞州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滨海大都市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