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早发现险情早处理
会上,浙江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政府顾问王建满,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吸取这次奉化倒楼事故的教训,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对待这次危旧房大排查,不畏难、不推诿,对今天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做到危房早发现,险情早处理。
王建满说,有5个重点“必查”:老楼危楼必查、受灾的房屋必查、保障住房必查、重要公建必查、群众反映必查。
其中老楼危楼中,以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代前期建设的建造标准低、年久失修失养、安全隐患大的房子为重中之重;保障住房中,则以建成时期较长的保障房和早年建的公房、自建房、联建房等为重点。
全省范围内
重点排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房屋
据浙江省建设厅初步统计,全省城镇既有住宅房屋总量约21万幢、740万套。其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约有5万幢、180万套。
浙江省建设厅厅长谈月明说,这一时期建造的房屋,一方面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资金、技术、体制的限制,质量标准较低,基本上都是砖混结构,水泥预制多孔板占了很大比重。民间有句话“多孔板,也是棺材板”,就充分说明了多孔板的不牢靠。
另一方面,这些房屋建成后,历经公房、房改、转让、装修等过程,房屋产权几经变化,责任界限难以厘清。再加上浙江又是台风高发地区,每年台风登陆对这些房屋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按照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要求,这次危旧房大排查,重点放在建造年代较长、建设标准较低、失修失养严重的居民住宅房屋上,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建造的各类商品房、旧住宅区,以及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使用安全状况。
谈月明说,针对存在的问题将及早处置,该停用的坚决停用,该撤离的坚决撤离,该拆除的尽快拆除,该加固的及时加固。
排查内容有五项
排查些什么?具体有五项内容——
一是排查危旧房安全状况。
调查清楚整体危险房屋是否已经拆除,有危险点或局部危险的房屋是否已经采取有效措施,装饰装修涉及拆改主体结构或明显加大荷载的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80后、90后的老楼、危楼,如果再加上破墙开店,破坏主体结构,那就非常危险。
二是排查老旧房屋管理维护状况。
检查老旧房屋责任主体是否明确,日常管理是否及时到位,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管理档案是否已经建立完善。
三是排查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状况。
及时掌握以原公房、购改租等方式筹集用于保障性住房,以及建成入住时间较长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
四是排查在建工程安全状况。
以在建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为重点,开展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执法检查。
五是排查公共场所安全状况。
及时排查学校、医院、车站、商场、文体场所、农村礼堂等公共场所、公共建筑质量安全情况。
大排查是为了大改造。会议要求,各地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危旧房改造的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