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进一步筑牢我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防线,促进公司全域高质量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全年组织百余家单位、分阶段开展两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总结、大反思”专项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始终坚持以现场为中心,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重心,105个标段开展自查自纠300余次,开展总结反思50余次,涌现出了大量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形成百余项亮点成果和诸多具有轨道特色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工程进度再提速。在建线路立足项目实际,充分调动自身资源,多措并举助推项目关键节点较原计划大幅提前,7号线小洋江站超深、超宽南基坑162天开挖完成27万方,提前53天结构封底,联群停车场10个月完成盖体封顶,8号线一期庙堰站13个月完成地下三层主体车站土建施工,段塘站提前15天结构封顶,天鄞区间右线贯通时间提前70天。
标准化建设再升级。各标段以“四大”专项行动为契机,按照《宁波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手册》逐项排查落实,按要求设置新型围挡,优化场地布置,安装使用渣土外运车辆进出工地大门冲洗装置,积水积泥及时清理,使用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现场原材料、半成品分类码放整齐,加固水泥罐体全面包封,全线在建项目标准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按图按方案施工再落实。各标段项目部认真研讨专项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调整,使方案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避免方案与施工“两层皮”现象的发生。各设计单位开展“未按图、按方案施工”专项检查,一方面整治基础资料不确定的隐患,把地下工程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结合实践提升设计方案质量,从源头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夯实按图、按方案施工的设计保障。
和谐共建再优化。召开全线和谐共建推进会,专题组织相关标段作经验分享与总结反思,指导各标段开展共建活动近600次,办理实事200余件;“进门入户”的模式进一步深化,“能控的绝对控,不能控的降最低”的目标基本实现,“千方百计要求自己,千言万语做好解释”的举措进一步夯实,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有效提升,以优质高效的和谐共建工作助力工程建设。
重大风险防控再强化。在第一阶段四大行动反思的基础上,针对盾构磨墙施工等特殊风险开展全面的风险研判,形成重大风险、重大隐患清单,分层级开展大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完成整改闭合,对重大风险和重点工序施工由经营层进行蹲点指导,有效扭转现场重隐患治理轻风险防控的现象。
质量管理再提振。积极开展施工质量观摩活动,提升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大过程抽检频次力度,开展原材、厂家抽检,优化实体质量检测,通过高频优质的检测服务为基坑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与行业监管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协调推动验收工作计划和创优考评工作计划,两项重点工作紧密联动,通过“结构优质奖”过程考评有效促进现场实体验收质量,实现了生产与质量的“双赢”。
混凝土供应服务水平再提升。对10家场段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专项检查及材料抽检,对相关供应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组织甲供混凝土供应商开展质量技术交流会,聚焦混凝土质量、施工控制经验及轨道交通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课题开展研讨。发布了《甲供混凝土供应商考核暂行规则》,建立供应商负面问题清单,从供应保障、质量控制及服务水平三个方面对供应单位进行量化评价,全面提高混凝土质量及供应服务效率。
招投标工作流程再完善。结合第三期建设招标日常管理工作,聚焦招标文件编制、开评标、中标通知书等三个阶段,排查招标过程各阶段的工作盲点、漏点和缺失,由问题入手追根溯源、主动反思,积极输出成果总结,按照招投标阶段流程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识别,对需要重点核查的事项进行明确,形成招标工作自查指引,工作流程更加完善。
合同履约管理再提升。建立了清图变更预警机制、施工监理单位造价管理考核机制、咨询单位考核榜等措施,改善各参建单位清图变更申报滞后的现象。编制人员、分包管理指导手册,规范人员、分包管理,大大降低了人员、分包管理审计风险。对联合体标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风险标段进行特殊关注。开展农民工工资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为农民工工资管理难点、疼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提高了合同履约管理能力。
预算资金管理体系再赋能。从工程审计、预算执行、管理要点三个方面进行大排查,从工程资金监管、中期计量支付、联合体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整治,建立联合体标段牵头方支付成员方款项反馈机制,解决联合体付款缓慢、不按实施性协议支付等问题。召开受托代建项目收款攻坚克难专题会议,主动出击解决各个项目收款难点,调整受托代建收款计划,大幅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
征迁保障再添彩。保障方面,全力优化交通导改,积极完善配套交通组织,努力将各类出行影响降至最低,全力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跳出固有思维,尝试原位保护、临时抽排、改迁后原位保护等多种方式,节省改迁时间,提高改迁效率。征迁方面,在和谐共建与拆迁签约等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抓好合规用地的风险防控,以临时用地报批和基本农田复垦工作为重点,加快第二轮建设尚未归还土地的处理力度,完成典型地块的模拟复垦,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升用地征迁工作效能。
第三方单位管理再增效。第三方监测、测量、风险咨询单位、盾构中心、检测单位、安全监理形成各自的行动计划,并在行动结束后分别召开总结会议,推出行动成果,作为指导后续类似工作的经验教材,成为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的优质资源。
人才队伍再提质。推出学习共进团成果展示汇报,班级代表从不同岗位、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交流学习体会、介绍经验做法、分享所思所悟、畅谈思路举措。开展中层管理人员述职评议会,以述见绩、以述促干、以述促思,形成 “团结、融合、竞争”的工作生态圈,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履职力。对公司整体的人才梯队进行了梳理,初步形成了新一批人员晋升晋级方案,提振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