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海宁市突出安全生产诚信机制结果运用

发布日期:2014-04-29 , 点击数:169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海宁市开展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以来,一直以“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为原则,以诚信机制等级评定结果运用为突破口,主动对接海宁市要素市场配置改革方案,重点将安全生产诚信机制等级评定C级及以下企业列为要素市场配置改革亩产效益A类企业评级“一票否决”对象。海宁市以要素改革为推手,通过等级评定、差别化要素配置、效果反馈等三个步骤,促进企业提升安全生产诚信水平,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等级评定是诚信机制结果运用的基础。海宁市由分管副市长牵头联合13个政府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成立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信息公开及承诺、安全文化、排查隐患及治理、员工参与、工作创新、守法情况等7大块内容进行综合评定。2013年对全市规上企业开展诚信机制等级评定,确定A级549家、B级483家、C级39家、D级4家。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是变化的,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状况也是变化的,海宁市对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即每年年末对本年度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状况进行重新评级,实现各规上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可上可下”。

  差别化要素配置是结果运用的手段。海宁市要素市场配置改革亩产效益等级评价是指海宁市政府对企业用地、产出、税收、能耗、排放和用工等情况综合考察,经过测算确定优劣等级,A类为发展提升类,B类为整治提升类,C类为落后淘汰类。海宁市对A、B、C类企业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A类企业享受优惠的改革政策,在技改补助上对企业技改项目,按设备投资奖励额外增加10%金额补助;在企业发展上支持对落后淘汰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在各类成本上优先保障用电、用水需求、新增用能指标、建设项目新增排污总量指标;在税费减免上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80%减征房产税20%;在信贷需求上优先支持企业信用评级、贷款授信、利率优惠;在品牌建设上优先申报国家、省项目、市长质量奖和各类名牌产品和商标。海宁市亩产效益等级评价办法明确规定当年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为C类以下(含)、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不得列入A类,意味着该类企业无法享受A类企业优惠的改革政策。

  效果反馈是结果运用的目标。一旦诚信机制C级及以下企业丧失亩产效益评A资格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同类型享受A类要素优先配置的企业在补助、成本、税费、信贷、品牌等方面处于全面落后,事关企业切身利益。为此,安全生产诚信C级及以下企业主动求变,积极学习安全生产诚信优秀企业的经验做法,通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公开信息承诺、宣传安全文化、排查安全隐患、促进员工参与、创新安全工作、遵守安全法律,提升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原来列入C级及以下的企业通过改善安全生产诚信状况可进入B级或A级,来年重新获得亩产效益评A类资格,通过要素优先配置,实现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双提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