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负责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其附属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及对外投资等工作。2009年1月1日开始,公司独立承担起大桥运营管理工作。自成立以来,公司在大桥管理局和交投集团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大桥无小事、安全硬道理”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一流大桥、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的总体要求,以“安全畅通、和谐高效”为运管目标,以共创共建“平安大桥”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救援、双重预防三大体系建设,确保了大桥平稳的安全生产局面和良好的经营发展态势。在16年多的营运实践中,公司安全监管、应急提升更具有针对性,立查立改、真查真改成效更加明显。以较高水平保障了春节春运、“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活动,有效应对了雨雾、冰雪等恶劣气候。公司于2012年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创建工作,并于2014年、2015、2022年顺利通过三级、二级、一级达标评审;2011年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认证;2016年完成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标认证;2022年构建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大桥通车至今,全桥设施设备保持完好、路况优良、桥梁结构技术状况良好,没有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020年和2023年,公司两次荣获宁波市“安全生产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一、履行一岗双责,夯实安全基层基础。公司作为“平安大桥”的受益者和最主要参与方,积极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职能,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管理规定》等32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了1+20+6”的公司级应急预案,形成了覆盖公司正常运行、养护施工、施救作业、服务区经营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将“一岗双责”上升为安全战略高度,构建了“公司统一领导,部门(单位)全面负责,员工广泛参与”的安全管理职责网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针对大桥养护施工项目多、桥区经营业态丰富、施工作业单位、经营单位情况复杂等实际,公司严格招标管理及桥面作业人员准入机制,通过现场检查和监控视频跟踪等手段,对施工作业安全规范性要求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各合同单位安全机构、人员配备、制度预案、培训教育等情况进行检查,实现对合同单位的全过程监管。
二、强化源头治理,构建双重预防体系。随着新《安全生产法》将“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列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之一,公司在2022年正式启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多轮风险教育培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辨识,完成了双重预防体系手册编制,桥区无重大风险。2023年,率先在行业内构建双重预防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可视化、能定位”三种手段,构建桥区从业人员、风险隐患排治、应急物资联动、非现场监管四大模块。并在大桥重点区域张贴63张安全风险告知卡,明确区域管理责任人,积极推行风险信息化和可视化管理。同时,在保证日常安全检查频次、覆盖面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卫生、特种设备、海域安全等专项检查,积极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专家查隐患”等活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聚焦重点领域,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近年来,全国各地火灾事故高发频发,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公司严格执行“两区一洲”网格化管理,层层夯实基层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灭火实操演练,坚决防范桥区火灾事故发生。大桥作为重点反恐防范目标,在大桥管理局和公安部门的指导下,公司建立了桥区反恐“四联三防”工作机制,通过合理配置视频监控、隔离防撞、紧急报警、安检防爆等设施设备以及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演习演练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高对车辆冲撞、刀斧砍杀、爆炸等各项暴恐袭击的防范应急能力。随着通苏嘉甬铁路桥施工、嘉兴港区扩容升级,通航船舶吨位不断增加,公司一贯重视大桥水域安全管理工作,在南、北航道桥非通航孔、海天一洲景区匝道桥附近设置防船撞拦截系统,在南航道桥3个主墩及北航道4个主墩附近安装以钢套箱消能为主的防撞设施;密切与嘉兴海上交管中心、海巡执法支队的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的日常协作机制;定期对防撞、监控及助航标志等设施进行巡查、维护,开展海上应急演练,积极推进桥梁防船舶碰撞主动预警系统建设,切实保障桥区水域及桥梁结构安全。
四、深化协同联动,提升应急处突效能。大桥应急以“联勤联动”为核心,大桥监控指挥中心开展指挥调度,各单位严格按照联勤办法和应急管理要求,协同完成日常巡逻、车辆施救、应急处置、反恐消防等任务,保障大桥正常通行秩序。大桥在常备2支应急保障队伍的基础上,针对桥面除雪保畅需要,每年12月15日至次年2月15日期间,还专门配备了一支除雪保畅专项队伍;针对危化品事故处置需要,与南北岸两家危化品事故专业处置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其危化品救援专业优势。另外公司在南北岸服务区及运营保障中心均设有应急物资仓库,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应急处置装备及物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智慧大桥建设。建成了包括大桥云计算中心、数字孪生平台、车道级主动管控平台、伴随式信息服务平台、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等项目,多数均为行业首创,大桥智慧运管能力在实用性、先进性上都有明显提升。特别是2023年国庆期间,大桥创造了“大流量小事故”的营运新亮点。
五、立足本质安全,提升安全耐久水平。公司始终坚持合理必需、平稳增长的原则,养护资金投入从2008年1194万元逐年增加。在全国率先配备了桥梁检测车、喷气式吹雪车等设备,目前养护设备共计100余台,大大提高了养护机械化水平。先后应用8种新工艺、6种新材料对桥面铺装进行技术研究与超前维养,提升了路面养护的整体效益和长周期效果。大桥通车以来,桥梁总体结构技术状况保持优良,连续十六年路面技术状况PQI大于95分,无不合格路段。在流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路况总体指标实现连续5年稳中有升。先后开展桥面铺装修复及长期维护、钢箱梁疲劳机理与维护、重点结构损伤应急预案等20余项技术研究。组织开展的《养护标准》和《养护定额》等研究成果通过省、市科研课题鉴定,《跨海大桥耐久性评估及长期维护技术研究》、《单墩独柱式海上曲线桥梁巡检和安全监控综合管理系统研究》项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省厅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