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纪实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建筑强企、上市公司。公司下设专业分公司及区域分公司30多家,并控股了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产业子公司。公司拥有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等行业资质,曾获建筑业全国最高优质工程奖——鲁班奖等省部级工程建设荣誉百余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等荣誉。
建筑行业生产有着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手工作业多且劳动强度大、人员流动大、分包作业多等特点,一直是一个安全领域高风险的行业。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宁波建工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遵章守法、关爱健康”的安全理念,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通过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贯彻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加强务工人员管理等,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安全发展。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宁波建工作为建筑企业一员,深刻意识到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除了自觉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还十分重视自身安全生产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保证企业的人、机、环在最安全状态下运行。企业根据法律法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生产施工实践,及时调整、修改《安全环境管理手册》,把政府颁布的规范和细则并入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中。公司通过每年一次的内外部管理评审,不断修正、优化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以考核为手段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每年与下属分公司、分公司与项目部签订责任书,明确安全目标、环境目标、年度工程项目创文明标化工地数量等目标,并对分公司、项目部团队(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公司加强对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考核,除对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等人员进行考核外,公司还突出强化对主施工的安全责任考核,确保做好项目安全生产分工、分区域进行负责。
一个企业,只有营造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安全素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间接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通过企业报《宁波建设报》及施工现场图牌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竞技比武、奖励先进、文明四好工地创建等活动,阐释宣传施工安全与企业信誉、企业效益、企业法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职工、文明施工、社会稳定的关系,树立职工的安全价值观,培养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营造了“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深入开展“树标杆、学标杆”活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长期以来,宁波建工坚持“拓一片市场,建一方信誉”品牌经营的大旗,不论工程大小、项目难易,都要求精心施工,打造精品工程、品牌工程,而安全生产是工程品质的前提和保障。故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宁波建工通过深入开展“树标杆、学标杆”活动,创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工程,同时推荐优秀样板工程举办现场观摩会,促进行业内沟通交流,共同提高。
2013年度的宁波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活动暨扬尘控制现场观摩会在宁波建工下属的东部新城A2-26#地块工程项目部举行,参加观摩会的人数达千余人次,此次观摩会突出的重点是做好基础施工阶段和装修施工阶段扬尘控制,具体在围挡设置、外架密目网安装、易产生扬尘材料的覆盖、主要道路硬化、余土及垃圾处理、出场车辆的冲洗、建筑渣土等运输车辆出场的密闭、施工现场主出入口处标牌的设置等八个方面做到100%。宁波建工通过制订统一标准及图册样板等手段,使项目现场可以高效落实各项防扬尘措施,找到扬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主要施工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建立建筑工地扬尘控制长效机制;通过研究开发绿色环保施工技术,使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如采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建筑产品工厂预制化等措施,建立扬尘控制长效机制,努力控制建筑施工扬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一直以来,宁波建工通过现场观摩会、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推广优秀经验和先进施工工艺,以点带面,促进宁波建工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不断提高。
公司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借鉴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编辑出台了《宁波建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手册共分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现场生产安全防护标准化两个部分,体现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明确了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统一了宁波建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做法,手册中的一些定型化标准化的制作,可重复利用,即有利于节约成本,也改善了传统安全施工做法的缺陷,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目前该手册中标准化做法在工程项目应用效果良好。
三、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在原有企业安全管理网络的基础上,针对全国各地建筑施工生产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频发现象,公司借鉴教训,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成立设备管理部对机械设备进行专项管理,实行企业设备管理部、分企业机管员、项目机管员三级管理;对建筑起重机械实施安装前检查、安装后验收、使用中定期(每两个月一次)检查模式;并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采取准入模式,未经许可的机械或安装单位不得进入宁波建工所属项目部。同时,公司通过市住建委“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管理系统”,及时办理装拆告知和使用登记等手续,落实定期维修保养制度,确保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
2008年以来,宁波建工开发并逐步应用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安全检查情况及处理结果的动态管理,安全知识库、安全计划、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安全培训、安全考核的管理,工程项目各类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理等功能,实现企业各级单位部门的审批流程、数据汇总、信息传递和协同办公,提高了企业对各项目的管理、控制、监督及决策等工作效率,也使企业生产安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宁波建工积极推行施工现场的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使公司得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直接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通过信息化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应用,公司有效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
公司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排查防范,强化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程序化。严格把握辨识、控制、执行三个重要环节。工程开工前,项目部要结合工程特点,对施工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再根据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施工过程中,通过“危险源班前告知制度”、“监护责任制度”、“项目部、班组两级巡查制度”等制度,形成了“执行-检查-改进-提高”的封闭循环链,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营建建设工地的和谐化
宁波建工要求劳务公司对班组管理和推行“建筑业务工人员身份卡”两项措施双管齐下,实行统一管理。把务工人员培训合格证、务工卡、工资卡等多证(卡)合并为“建筑业务工人员身份卡”,探索“先培训后就业”的上岗模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和一线的作业层在分离的同时保证了企业用工的规范化、有序化和专业化。通过“工会进工地、党组织到项目”等工作和建筑业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牌,使务工人员了解应当享有的权益,并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建筑工地的和谐稳定。
宁波建工针对建筑行业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在规范劳务用工管理的同时,努力改善提高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技术和生产培训,提高务工人员技能和素质,强化务工人员安全保障。宁波建工制定了宿舍、食堂、医疗等后勤保障设施管理标准,切实关爱广大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公司通过项目部工会组织,积极开展“文化进工地”等系列活动,引导工地设立建筑业务工人员业余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场地,配备相应的文化用品和文体娱乐设施,丰富建筑业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公司还在项目部设置了项目经理意见箱、调解室等,及时化解存在的矛盾和纠纷,确保项目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主动与街道社区进行联系沟通,争取街道、社区的理解和支持。运用告示栏、图板及宣传资料等形式,不定期地公示工程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构建项目部与周边单位的和睦友邻关系。
公司结合宁波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大力推进施工现场民工学校建设,统一制订了教学大纲、课程实施计划,编写了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充实、丰富安全生产教育内容。建立了宁波建工企业民工学校师资库,目前已有教师65人,截止至2013年底,宁波建工建立民工学校累计达230余所,总培训人数达125000余人次。通过民工学校,公司较好地保障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并及时有效的做好了三级安全教育、职业技能、民工权益保障、卫生知识等各类教育。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宁波建工将继续强化工程管理队伍力量,加强培训、检查、指导,落实文明施工标准化举措,强化奖惩机制和力度等手段,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之路。
来自:《安全生产》2014年第2期